精品项目

香港 Web3 新政实地考察后,为什么我却没那么乐观?

2025-04-08

在香港发布多项积极拥抱加密货币的新政后,本文实际探访多家香港机构,整理出下文 8 项重点。前情提要:香港概念币Conflux 生态项目盘点:钱包、DeFi、离岸人民币背景补充:香港加密被低估的雄心!解读港府谘询文件的三大挑战

上周去香港拜访了八九家机构,了解下新政后的 Web3 发展机会。开放后内地的从业者像观光客一样,前赴后继地去香港打卡,有些机构一天要接待好几批人,每天回答一样的问题。分享下我获取的信息。

1从叙事和炒作层面,香港概念着实有效,CFX 等 Chinese token 之前的暴涨已经验证了。币圈资金也非常善于放大热点,利用叙事去进行炒作。在美国监管收紧的环境下,“东升西落”的提法很容易点燃共鸣。

2都知道每一轮牛市都需要大量新资金入场,香港政策能带来大量新的资金入场吗?

香港 Web3 新政实地考察后,为什么我却没那么乐观?

答案可能是否定的。香港的银行并不归这次政策的主导机构 SFC 管。并且银行是客户经理负责制,意味着客户经理对客户终身负责,类似审计师,未来出了事也要负责。

目前香港银行对于币圈的资金合作还是非常的保守和谨慎,银行客户经理没有意愿冒风险。未来有交易所牌照后,银行是否会友好,大家心里也没数。现在海外的所谓加密友善银行已经暂停了很多小机构的合作。OTC 那边的信息是目前市场资金流出大于流入。

3并不是所有交易所都有意愿去申请牌照,有些也是等等看的态度,大家也在算一笔帐,毕竟香港总人口才 900 万,并且过度金融化,居民有很多的投资选项,美股标的多且波动不亚于币圈,就算是香港赛马投注站快凌晨都挤满了人。因此香港的获客成本比较高,平均要大约几百元,而且不一定能转化为长期用户。

Coinbase最新版下载官网

不少交易所还是看好内地、台湾、日韩、东南亚、南美洲等市场。如果未来香港牌照整体成本不高,可能会成为交易所们做 branding 的一部分。类似于现在很多交易所宣传自己拿到某小国牌照/许可。

4目前政策还有很多不确定的细节,比如说未来可以上线的大市值代币有哪些,这直接决定对用户吸引力。

5之前港股上线的三个 crypto 期货 ETF 基本凉凉,毕竟要收百分之一的手续费,直接买币不香嘛?对于南方东英来说这就是个试水产品,不过在地铁站还是看到挺多宣传。

6 香港路边有些 crypto ATM,我看了下没去试,但听说手续费很高,而且这里容易遇到黑钱,业内人士不建议使用。

7申请入驻数码港拿补贴对 Web3,项目容易些,科技园门槛高,但据说3 年下来可以拿千万补贴。

8 香港本地的 web3 也是分小圈子,大陆圈、港人圈和老外金融圈,后者比较 clubby,大家相对各玩各的,如果要去老外圈 BD,公司基本也招的老外。香港本地的公开活动其实不多,大都是闭门活动,不过 4 月会成为香港活动月。 期待和大家 4 月份在香港见,我们也会举办周边活动。 以上,如有不对请本地业者指正。

相关报导

新火科技杜均:积极申请香港牌照!监管合规、DeFi 是产业突破点

币安更新PoR储备》客户净资产630亿镁,新加 DOGE MASK CRV11 种代币证明

甩开BUSD!币安传悄悄联手稳定币TrueUSD、LQTY,链上显示铸造量暴增